新闻动态
你的位置:手机上买球软件 > 新闻动态 > 五代桀燕的结局,恶人有恶报,李存勖攻破幽州城,擒杀刘守光_冯道_周德威_进攻
五代桀燕的结局,恶人有恶报,李存勖攻破幽州城,擒杀刘守光_冯道_周德威_进攻
2025-07-07 00:28    点击次数:166

在后梁动乱的关键时期,李存勖在幽州展现了他的军事才能。他率领河东的沙陀军前往幽州,意图解决与刘仁恭、刘守光父子之间的恩怨,彻底扭转局势。

刘守光自称皇帝后,逐渐膨胀了自己的野心,企图扩张势力范围。他开始整编军队、扩充兵力,准备向易州和定州进攻。然而,他的扩张计划遭遇了来自冯道的强烈反对。

冯道,字可道,来自瀛州景城,是五代时期一位传奇的政治人物。他的人生横跨整个五代时期,曾在复杂动荡的政治环境中屡次转换立场,出任过多个朝廷的重要职位。他的官职几乎从不离三师三公,三十多年如一日,稳居高位,在风雨飘摇的政治海洋中始终未曾倒下。冯道以深厚的政治智慧、出色的谋略和高洁的个人品格赢得了多个政权的青睐,被誉为历史上的“政治完人”。

展开剩余83%

冯道的仕途起点是投奔幽州节度使刘守光,担任幕僚。刘守光在不断扩张势力时,冯道出面劝阻,试图平息这场战火,但刘守光不仅不听劝告,还将冯道囚禁。冯道虽被囚禁,但在民间拥有极高的声誉,百姓们纷纷行动,最终将他救了出来。史书未详细记载救助冯道的人,但可以推测,肯定有许多人在暗中帮助他。

冯道出狱后,迅速意识到刘守光的前途有限,于是带着家人逃离幽州,投奔河东的监军张承业。张承业非常赏识冯道的才华,并将他推荐给了晋王李存勖。李存勖任命冯道为书记,向他询问关于燕国的情况,从冯道口中得知了刘守光计划进攻易州的消息。

李存勖之所以急于攻打燕国,有两个主要原因:首先是李克用临终时的遗嘱,要求李存勖复仇,尤其是要除掉刘仁恭和刘守光父子;其次,是出于战略上的考虑。由于北方的契丹威胁、南方后梁的进攻以及周边的割据势力,李存勖面临多方夹击,决定先解决幽州的问题,再集中力量向南进攻。

在乾化元年(911年),刘守光自立为大燕帝国,正式称帝。李存勖深感这一威胁,决定采纳“先取刘守光,再专心南征”的策略,拔除刘守光这颗“钉子”,从而稳定北方局势。

乾化二年(912年)正月,周德威带领三万大军进军燕国,成功夺取了祁沟关,并迅速推进,围攻涿州。涿州刺史刘知温坚守城池,但在刘守奇的挑衅下,守军士气崩溃,刘知温最终选择投降。周德威认为刘守奇抢了自己的风头,因此在李存勖面前诬陷刘守奇是刘守光一党的人物。

周德威随后继续推进,直至幽州城下,但刘守光依然顽强抵抗。刘守光一边加紧加强防御,一边派人向梁朝求援。刘守光虽然十分无耻,但深知只有依赖梁朝的帮助,才能获得喘息机会。朱温虽然不喜欢刘守光,但为了遏制李存勖的进攻,还是决定派兵援助。

然而,李存勖并没有如刘守光预期的那样调动南方的部队,而是采取了更强硬的策略。他通过巧妙的军事部署,迅速将梁军吓退,使得刘守光失去了外部支持。接着,李存勖加大了对幽州的围攻力度。

在经过几轮交锋后,周德威获得了增援,继续围困幽州,甚至在四面筑垒,准备进行长期战斗。刘守光派出精锐部队迎战,单廷珪的勇猛令晋军一度后退。但最终,单廷珪被周德威亲自设下陷阱捕获,导致燕军士气崩溃,开始溃散。

刘守光的处境日益艰难,他再次向梁朝求援,却未能如愿。朱友珪正忙于内政,根本无法提供实质性帮助,最终刘守光不得不自力更生,派遣大将前往契丹请求援助,但同样遭遇拒绝。

面对无路可退的局面,刘守光只得向周德威提出投降。李存勖决定亲自前往幽州,直接面对刘守光,最终在幽州城下与刘守光展开对话。李存勖用严厉的话语逼迫刘守光选择是否投降,刘守光最终表示愿意投降,但李存勖并不打算放过他。

李存勖命人将刘守光捉拿,并在太原的太庙中将他处决,完成了父亲李克用的遗愿。刘守光的悲剧也标志着燕国的灭亡,这对父子在五代十国时期为非作歹,最终得到了应有的惩罚。

在李存勖的领导下,晋国通过攻克幽州,不仅除去了刘守光的威胁,还扩展了自己的疆域。随着后梁势力的逐步衰退,河东逐渐掌握了主动权,局势开始发生逆转,双方的拉锯战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。

发布于:天津市